[0055]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推動部23還可以設置為包括調節(jié)組件和四個第一連桿231,四
個第一連桿231均分為兩組,同一組的兩個第一連桿231形成第二V形結構,且分別位于固定座11的上下兩側,第二V形結構的閉合端同軸且鉸接設置在調距螺桿22的鉸接端;調節(jié)組件配置成能夠根據(jù)同一組的兩個支護板1之間的間距正比例調節(jié)第二V形結構的夾角。
[0056] 具體到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第一連桿231在安裝時組成第二V形結構的閉合端
的端部能夠轉動地套接在第一鉸接軸221上,且為避免干涉,如圖6所示,位于上側的第一連桿231組成第二V形結構的閉合端的端部同軸且插裝在位于下側的第一連桿231組成第二V
形結構的閉合端的端部內。
[0057] 在使用過程中,當兩個支護板1之間的間距增大時,在支護板1下壓深度不變的情
況下,螺紋套筒21的最終傾斜程度會減小,兩個支護板1之間縮小的間距會減小,在調節(jié)組件的作用下第二V形結構的夾角會增大,以在支護板1下壓的過程中,延后第一連桿231和第二連桿232共同的鉸接端對支護板1的頂推,從而避免補償過量;同理,當兩個支護板1之間的間距減小時,在支護板1下壓深度不變的情況下,螺紋套筒21的最終傾斜程度會增大,兩個支護板1之間縮小的間距會增大,在調節(jié)組件的作用下第二V形結構的夾角會減小,以在
支護板1下壓的過程中,提前第一連桿231和第二連桿232共同的鉸接端對支護板1的頂推,
從而保證具有足夠的補償量。
[0058]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調節(jié)組件設置為包括兩個調節(jié)螺桿233和四個第二連桿
232,兩個調節(jié)螺桿233對稱且螺紋插裝在同一個螺紋套筒21的兩端,調節(jié)螺桿233上螺紋結構的螺距小于調距螺桿22上螺紋結構的螺距;四個第二連桿232均分為兩組,同一組的兩個第二連桿232形成第三V形結構,且分別位于固定座11的上下兩側,第三V形結構的閉合端同軸且鉸接設置在調節(jié)螺桿233遠離螺紋套筒21的一端,第三V形結構的兩個懸空端部分別和
第二V形結構的兩個懸空端部鉸接設置,使得第二V形結構和第三V形結構共同形成箭頭形
狀。
[0059] 具體到本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所示,調節(jié)螺桿233設置為T形結構,且具有垂直連接的水平段和豎直段,在豎直段的懸空端部的圓周側壁上設置有螺紋結構;為便于實現(xiàn)和
螺紋套筒21形成螺紋配合,在螺紋套筒21的內部對稱且插裝有內筒211,內筒211和螺紋套
筒21同軸設置,在內筒211的兩端內周壁上設置有第二內螺紋,同一個內筒211內的兩個第
二內螺紋的旋向相反,且第二內螺紋的螺距小于第一內螺紋的螺距,調節(jié)螺桿233在安裝時具有螺紋結構的一端插裝在內筒211內,且螺紋結構和第二內螺紋形成螺紋配合;為便于實現(xiàn)和第二連桿232的鉸接連接,在調節(jié)螺桿233的水平段內同軸插裝有第二鉸接軸2331,如
圖2所示,第二連桿232在安裝時設置為組成第三V形結構的閉合端的端部能夠轉動地套接
在第二鉸接軸2331上,且為避免干涉,如圖6所示,上側的第二連桿232位于第一連桿231的內側,下側的第二連桿232位于上側第一連桿231的內側,且位于上側的第二連桿232的右端部和位于上側的第一連桿231的右端部鉸接設置,位于下側的第二連桿232的右端部和位于
下側的第一連桿231的右端部鉸接設置,以共同形成箭頭形狀。
[0060] 為避免干涉,如圖7所示,在調距螺桿22上、靠近第一鉸接軸221一端的圓周側壁上貫穿開設有滑孔2202,滑孔2202設置為圓角矩形結構,且和調距螺桿22平行設置;如圖2所示,第二鉸接軸2331在安裝時貫穿且滑動插裝在滑孔2202內。
[0061] 更具體的,為便于對第二鉸接軸2331進行支撐,如圖8所示,在臺狀結構上、位于導向塊111的兩端對稱設置有兩個支撐塊112,支撐塊112設置為C形結構,且開口方向和導向
塊111的開口方向一致;如圖2所示,第二鉸接軸2331在安裝時同時滑動插裝在支撐塊112的開口處。
[0062] 使用時,如圖4所示,首先轉動螺紋套筒21,螺紋套筒21通過螺紋配合帶動調距螺
桿22、調節(jié)螺桿233逐漸伸出,由于兩個調距螺桿22上的螺紋結構的旋向相反,使得兩個調距螺桿22同步向相互遠離的方向移動,由于兩個調節(jié)螺桿233上的螺紋結構的旋向相反,使得兩個調節(jié)螺桿233同步向相互遠離的方向移動,由于調節(jié)螺桿233上螺紋結構的螺距小于
調距螺桿22上螺紋結構的螺距,使得調距螺桿22向遠離螺紋套筒21的方向移動的距離大于
調節(jié)螺桿233向遠離螺紋套筒21的方向移動的距離,進而使得同一側的第一鉸接軸221和第
二鉸接軸2331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進而使得第一連桿231和第二連桿232共同的鉸接端向
靠近螺紋套筒21的方向擺動。
[0063] 如圖5所示,在下壓左側支護板1的過程中,該支護板1同步帶動螺紋套筒21沿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