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可謂小米“重啟輝煌”的一年,提前實現了營收過千億的目標,并且市場份額重返世界前五。
這一年,小米在國際業(yè)務上表現出色,據IDC 2017年Q4報告,在市場整體下滑6.3%的情況下,小米的銷量逆勢同比增長96.9%;在中國市場,小米同樣有著逆勢增長,2017第四季度在中國手機市場下降15.7%的大環(huán)境下,小米增長了57.6%。
如此戰(zhàn)績,也無怪乎雷軍信心滿滿地許下未來10個季度的小目標——重返中國第一。
有句話是:“三流企業(yè)賣苦力,二流企業(yè)賣產品,一流企業(yè)做專利”。
光鮮亮麗的銷售成績單,只能代表過去,真正能給雷軍說下豪言壯語底氣的,該是成立至今小米一直在積聚的核心競爭力——專利技術。
小米創(chuàng)始于2010年,站在“互聯網+”的風口,小米在國內手機市場狂飆突進,一時風光無限。
然而,專利一直是小米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因此,小米的出海之路,坎坷不斷:
在印度市場,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8項專利,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面臨法院“臨時禁令”;而在巴西市場因為專利問題而直接退出;在美國市場,剛剛通過FCC認證,便被專利機構盯上,被知名NPE Blue Spike起訴……
小米最初的高歌猛進,得益于“高性價比”,而在2015年和2016年遭遇的瓶頸期,也或多或少歸咎于“高性價比”,缺乏核心專利使小米的品牌形象被置于低端,“高性價比”往往被看作是“屌絲專屬”。
此后,小米意識到了專利和技術上的短板,不斷加快專利申請速度、加大研發(fā)力度,此外還通過購買專利技術,跟國際手機廠商做交叉許可等方式,以此在專利領域武裝自己。
2013年,小米與中關村聯合成立北京智谷從事專利運營工作;
2014年12月從大唐電信收購2件專利;
2015年10月從博通公司收購31件;
2016年2月從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收購了332件,4月又從微軟收購1500項專利,并獲得了1000多項交叉專利許可……
專利數量不斷積聚,以此帶來的創(chuàng)新力也外溢出來,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小米自主研發(fā)芯片“澎湃S1”和全面屏手機“小米Mix”。
2016年10月25日,小米Mix全面屏概念手機發(fā)布,也由此帶動了全面屏手機的熱潮,這款手機先后被芬蘭設計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和德國慕尼黑國際設計博物館收藏;
2017年2月28日,小米公司發(fā)布了定位中高端的自主研發(fā)芯片“澎湃S1”,成為了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后,全球范圍內有同時生產芯片和手機能力的第四家企業(yè)。
而在小米生態(tài)的各種產品中,截至2017年3月28日,小米已經累計獲得72項工業(yè)大獎。
專利的增加,最終帶來了小米品質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重塑,越來越多人愿意相信,小米是一家踏踏實實搞研發(fā)、做產品的企業(yè)。
2018年2月8日,華米科技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成為小米生態(tài)鏈首家在美上市企業(yè)。因此,關于小米IPO的傳言再度成為各方熱議的話題。
資本市場的故事,不在專利匯的講述范圍之內,但小米公司的估值,最終還是要落到產品的估值,技術的估值。因此,小米若想走的長遠,潛心研發(fā)、打磨專利永遠是重中之重。
]]>
7月5日午間消息,小米今日宣布,已與諾基亞簽署一份商務合作協議及一份多年有效的專利許可協議,其中包括將在移動網絡的標準必要專利方面實現交叉授權。此次交易還包括小米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
“能和小米能達成此次協議,我們無比欣喜,”諾基亞主席及首席執(zhí)行官Rajeev Suri說。“我們期待和小米在多個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項目上進行合作。”
在當日簽署的商務合作協議下,諾基亞將會提供互聯網服務商以及數據中心所需要的高性能低功耗的網絡基礎設施設備。諾基亞和小米將會合作開發(fā)用于數據中心間傳輸的光傳輸技術、基于諾基亞最新發(fā)布的FP4網絡處理器的IP路由技術,以及數據中心網絡解決方案。另外,雙方還會探索在IOT,VR,AR以及AI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
小米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表示,“諾基亞在建設高性能大規(guī)模網絡方面居于領先,還擁有強大的軟件開發(fā)與技術服務能力。與之合作,能讓小米也借力諾基亞為全球米粉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此前,網上有傳言稱諾基亞已與小米達成戰(zhàn)略合作,諾基亞新機要用小米此前推出的澎湃S1處理器,隨后爆料當事人予以辟謠。從此次雙方正式公布的合作內容來看,也并未涉及此事。
根據小米公司公布的數據,其手機產品至今已經拓展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而必要的專利儲備是在海外市場站穩(wěn)腳跟的基礎之一。2016年6月,小米與微軟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協議,小米收購了微軟1500多項專利,涵蓋無線通信、云計算、多媒體等領域,并獲得了多項交叉專利許可。
作者:張俊,來源:新浪科技
]]>
從小米5開始,小米旗艦手機的slogan由“為發(fā)燒而生”變成了“探索黑科技”。
經歷了小米5的“四軸光學防抖”、小米5s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再到小米MIX的“全面屏”和“全陶瓷機身”,小米讓消費者見識到了其“探索黑科技”的決心和努力。
隨著小米6發(fā)布的日期逐漸臨近,大家對這款全新旗艦的猜想也日益增多。由于小米一貫嚴謹的保密措施,目前關于這款手機的爆料也僅僅局限于“國內首發(fā)驍龍835、陶瓷機身”這些公開的秘密上。不過,百密一疏,今天小編從中國專利網上看到了一項小米2015年的申請專利,在這個時間點上該專利被刊登出來,很難讓人不把它和小米6聯想起來。考慮到小米每次發(fā)布“黑科技”,雷軍總是會語重心長地說一句“經過兩年的探索”,想必這應該就是小米6上的第一項黑科技。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項專利主要是針對指紋識別。當然,小米5s上已經實現了不開孔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在安全性和美觀性上都有比較大的提升。唯一不足的是,小米5s的超聲波指紋識別速度相對于電容式指紋識別有一點點下降。
而此項專利顯然比小米5s的“不開孔”更加激進——直接將指紋識別整合到了屏幕當中!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將手機的“下巴”完全去除,使手機的屏占比更加出色,同時更加美觀。
另外,根據網上的消息,小米6很可能是國內第一款“三防”手機,那么指紋不開孔無疑也給這個猜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證據。具體情況會是怎樣,相信最早下個月大家就能知道答案。